习惯西装笔挺的装束
王磊(口述):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7年7月到香港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
由于学校开学早,7月份我就到了香港来到香港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我的装束,因为平常酒会比较多,还经常要作报告,当然得穿得正式一点
这里各种设施都很齐备,所以来香港前不需要作特别的准备,只要办理好银行账户就可以了。唯一觉得不适应的就是这里的饮食,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可口,这一点让我很头大。
因为我的交际能力比较强,来到这里融入新环境也很容易,短时间内就能跟其他同学打成一片了。学校全英文的授课对于初来乍到的内地学生是个挑战,我感觉自己目前学习压力很大,每天都上紧了发条,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习题做presentation。开学才一个多月我们就已经考了两门,学习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花费不菲求学香港一年花费13万
邵子涵(口述):广东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作一年后申请上香港科大授课式研究生。9月份即将在香港大学读四年的研究式博士。
在香港读研这一年过得很顺利这里的学习氛围比较自由,授课式研究生的课业负担不太重。我们每星期只有四个晚上上课,白天自由安排生活,但不能打工,因为学生签证是不允许的(2010年后该政策已经取消)。作业不多,平均每门课程一共布置两次作业,每次作业老师都会留给我们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课余时间。我会去图书馆完成作业,其他的时光我会在瑜伽和逛街中度过。我们的课程几乎都没有课本,只要跟着老师的讲义学就可以了每门课程也有相应的助教,一般是由研究型的学生来担当只要平常上课用心,稍加复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我的学业成绩除了两门是A减外,其他都在A加以上。
要取得学位证,首先得通过各门课程考试顺利修满学分,其次要完成课题研究的论文并进行答辩在开学时,每个学生就会选择一个研究题目和一位指导老师,用一年时间去完成这个Project。我读的这个专业一年学费是8万元,很幸运当时我分到了宿舍,每月的住宿费只有800元。但是香港高校宿舍很紧张,我马上要去港大读研,房子问题得自己解决与人合住一套两居室,每月的住宿费2000元左右读研这一年的花费大概在13万元左右。
留港发展需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苏光诒:湖南人,2005年毕业于澳门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专业,2006年取得香港科技大学授课式硕士学位,现就职于香港某知识产权事务所,兼任寄托天下网站留学香港版版主。
我大一期末就考了托福,大二期末考了GRE当初申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香港的研究生是分为研究式和授课式,误打误撞地报了授课式,等我弄清楚后,已经来不及了。一般说来,香港地区的高校对平均学分都有要求,授课式的要达到80分,研究式的则要85分以上另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要多争取成绩。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的这一年,时间很短,花费很高,学到的东西不深,但对于工作来说已经足够了。
据我了解,来香港读研的内地学生90%都想留在香港工作,但真正留得下来的只有10%而我之所以能够顺利留下来,除了运气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我的语言优势,这么多年在港、澳的求学经历,让我熟练掌握了英语与粤语而我发现,内地学生几乎都是哑巴英语,真正有用的社交英语商务英语几乎是空白。来到香港上学,他们还往往容易局限于内地人的圈子里,而很少与香港本地学生交往,久而久之语言没有任何进步。所以,内地学生如果真想留在香港有所发展的话,一定要有意识地在语言方面进行加强,多与香港学生进行粤语方面的交流。
虽然出来这么多年,我的户口现在还是存放在湖南老家,但在香港读研期间,学校对户口是不予安排的。我当下的目标是拿到香港身份证,只要在香港连续居住七年就可取得,这样我就能自由通行全世界,还可以享受到香港完美的医疗福利制度
学生讲述申请经验
细心准备申请材料 英语多考国际证书
王果(化名),女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修读了英语双学位同年9月赴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应用经济学授课式研究生。
我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了中山大学。但我觉得没有太大把握,所以又申请香港的大学。
首先,我在目标高校的网站上报名填写了基本资料,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我的个人简历个人陈述英语资格证明和所获得的荣誉证书等资料寄了过去。当时我报了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式研究生和香港城市大学授课式研究生,3月上旬我接到了城市大学的面试通知面试定在上海,整个过程是用全英文面对面交流,老师会问一些专业知识和数学知识,都比较基础,难度适中当初申请城大时,我用的是英语六级和专业英语四级的成绩,老师提到我的英语资格时,我告诉他我会在入学前考下雅思一切都比预想中顺利,4月中旬我就收到了城大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5月份收到了通知书的文本这个时候考研结果浮出水面,我也被中山大学录取了,但我还是决定读城市大学相比较而言,授课式的申请比研究式的来得容易参加城市大学面试时,老师也告诉我,研究式的名额太少,以我这样的条件,没有托福和雅思成绩,也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基本是无望的。因此有意去香港读研的朋友,要尽早考下国际资格的英语证书,如:托福、雅思从大三暑假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材料了Personal Statement要把自己的各项优势和申请的项目结合起来,再找个老外帮忙改改,让英文更地道一些。
与教授套磁很有帮助
门林娟(口述):今年7月份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主修对外汉语,辅修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大三上学期曾在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交流半年,学分绩点3.88/4,旧托福640分她申请了香港大学的中文专业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大学的传媒专业研究型研究生,收到了港大和浸会大学的OFFER,最终选择就读浸会大学传媒专业。
半年的香港学习交流生活,是促使我作出赴港读研的决定的主要原因大三下学期,我完成了托福考试,取得了640分的成绩
申请研究式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计划,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学起就泡在图书馆,寻找与我准备申请的中文专业和传媒专业相关的专业书籍。看了上百篇研究文献后,最终我将中文专业的研究题目定为“女性文学”,传媒专业确定为“企业博客公关”。经过半年时间,去年11月份,我的两份研究计划终于尘埃落定在撰写研究计划期间,我经常会通过邮件向香港相关专业的教授请教,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套磁。我只得到了个别教授的回复,内容多以鼓励为主不过套磁总比不套的要好,而且当中还有一些技巧首先要真诚,要抱着探讨学术的心态去套,而且自己也要对相关领域有相当的了解和见解,不能功利性太强;其次,每次套磁最好附上自己精心制作的个人简历,以便给教授留下印象。
在准备推荐信方面,我邀请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一位系主任为我操刀。我建议内地的同学处理推荐信时,最好邀请就读专业的系主任、院长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来写。·我在大学期间没有发表过论文,仅有的就是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在撰写研究经历时,我尽可能将自己所有的科研活动都详细写上去写个人简历也花了很多工夫
5月份,我先接到了港大中文专业的通知书,又接到了浸会大学的电面通知。15分钟的电话面试中,几个教授轮流问与我研究计划相关的问题,应对这样的面试,流利的口语敏捷的思维和对研究问题的充分认识一样都不能少最终,我选择了浸会大。
(转载自:搜狐)